1-Click: MakeEasy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 深度分析:未来5年我国教育趋势,家长如何早做准备?
引言
就在前几天,新闻联播用了十分钟时间阐述了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路线。新闻联播专门用十分钟的时间来讲一件事情,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的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这期视频,咱们就来深度解析一下这次新闻联播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未来五年我国的教育趋势是怎样的? 各位家长在未来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重要信号
这次新闻联播呢释放了很多重要信号,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关乎到咱们每个家长和孩子的就是。今后我国的教育要开始走精英路线了,因为根据现在的国际大形势来看,我国目前对顶尖人才,特别是对理工科的顶尖人才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迫切。在这次的新闻联播中提到的文件很清楚地提到了,未来高校招生指标要更加倾向于理工科,要建设科技高中,要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公平与效率
在以前的教育中,咱们一直提倡教育的公平性,当然现在也不例外。但是你仔细品味这次新闻联播,既要保证一定的公平,又要重点培养某方面的人才,这其中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当然人家是不会明说的,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说到公平,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公平和效率是很难并存的。不管在什么领域,想要公平,那么效率就会很低。就拿咱们的经济发展来说,共同富裕一直是咱们的目标,而共同富裕就是公平。但是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绝对性的公平,那么效率就会非常低,经济就很难发展起来。所以为了追求效率,后来就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让先富带动后富。虽然说出现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弊端,但不得不承认,咱们的综合实力确实是搞起来了,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所以说句扎心的话,想要效率就很难有绝对的公平。
教育筛选本质
再说回教育领域,1986年我国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公平性,让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基本的文化水平。但尽管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还是开始对教育行业下手了,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各种私立学校、补习班、学区房屡见不鲜。于是,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国家在2021年出台了双减政策,并且严格执行关于教育公平的指导思想。但是公平也有公平的坏处,取消重点学校、学校兼子班,不再对学生进行排名,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让学习好的爱学习的学生和一些不爱学习的学渣在同一个班学习,那对学霸来说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顶尖人才培养的效率就会大幅度下降。这其实说到底,已经违背了我国教育的筛选本质。
科技人才需求
近些年,我国一直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在教育方面,本质上是在筛选人才,通过层层筛选,选出国家发展需要的顶尖人才,而不是缓慢培养。虽然说在九年义务教育,大量公立学校的统一模板化教育下,确实能让更多人拥有基础文化知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统一模板化也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和某些方面的天赋。拥有某方面天赋的学生得不到重点培养,无意间就会损失很多人才。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了咱们的一大弱点。随着中美竞争越来越激烈,咱们想要进一步巩固国际地位,科技方面是必须取得胜利的。而顶尖科技人才也是咱们迫切需要的。因为在这方面,咱们一直被西方国家卡得死死的。就拿芯片来说,高端的技术一直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一直是落后的。人家知道你是落后的,就故意在这方面刁难你,不给你出售成品,更不会给你出售技术,给再多钱也不卖。就是想在国际地位上压你一头,只允许你比他们弱,见不得你比他们强。你想要和别人竞争,就只有自己研发制造。虽然说近几年咱们的科技也是发展得非常迅速,可离人家确实是有一段距离,这是不争的事实。资金方面咱们不差钱,缺的就是顶尖人才。顶尖人才从哪里来,就又回到了教育的问题上。
未来教育趋势
换句话说,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为了我国的发展大计,在教育上有可能会优先考虑效率,暂时放下公平性,可能会再次区分出重点学校,重点班,重点培养一部分的先自生。在以后的教育中,学生们有可能不用再参加中考了,人才的筛选可能会在高中来进行,普及时间也应该就在近两年。目前有消息称,已经有多个城市的名校从明年开始,初中学生会进行扩张,从中可以看出哪些信号呢?
学生竞争
第一点,这意味着学生们在小学生初中的时候就会面临一定竞争。在过去,一直是通过高考来筛选人才的,高考是决定很多人命运的一道坎。现在政策发生了改变,但竞争的本质却没有改变,中国一直是内卷的,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学校里,既然知道了未来国家需要哪些人才,那么有的家长自然在小学就会开始为孩子规划。
理科天赋
第二点,有理科方面天赋的孩子,未来可能直接绕过中考,直接跳到重点高中,在高中里如果表现也很出色,则有可能在未来进入985重点高校。
家长准备
那么结合当前教育的大趋势,家长们该如何着手准备呢? 从以上的种种信号可以看出,在未来我国的中考会变得很简单,而高考难度会成倍增加。这个逻辑也很简单,因为我国教育的本质就是筛选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所以在未来的教育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会尽可能地保证公平性,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以后,进入高中阶段就会开始进行人才划分,通过难度翻倍的高考实现顶尖人才的筛选,从而达到在教育上筛选人才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所以在未来,中考难度会变得非常容易,甚至容易到超乎想象。
中考简化
其实,对教育有所关注的家长也发现了,这两年的中考明显容易很多。而且在未来,全国中考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难度仍会再次降低能有多低呢? 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孩子平均分都会在90左右,只有学习成绩特别差的那部分人平均分才会不到90。
教育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两种结果,第一就是从总体来看是比较公平的,因为中考难度降低以后成绩自然就提上去了,成绩理想了,家庭条件偏好的学生自然就不需要再报各种补习班,所有人都只在学校学习了,没有人开外挂了,是不是就更公平了? 第二就是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因为一些学习天赋很强的学生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来学习了,中考难度越简单,他们的课余时间就越多,多出来的这部分时间就可以用来培养某方面的天赋,可以进行课外提升,课外阅读等等,所以这对中等生来说其实不算是一件好事。
家长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呢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如果孩子是属于中等生,那么不要觉得孩子在平时的测试中能拿90分就认为足够了,因为不是孩子的能力变强了,而是考试难度降低了,周末以及课余时间还是需要适当地给孩子多进行一些更高难度的练习,特别是理科方面,为进入高中后提前做准备。因为咱们目前的教育现状,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孩子优秀与否更多取决于家长,而不是老师和学校。当然取决于家长并不是说要你逼着孩子去学习,去无止境地去压迫孩子,给孩子太大压力反而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要开始充分了解他,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只有花时间去了解他,才知道他更适合什么。第二就是重视孩子的天赋和爱好,不要觉得国家重视理科,就非得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理科人才,要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要知道孩子他确实天生就不是学理科的料,从小对数学就没有任何天赋,你逼着他去学反而会激起逆反心理。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孩子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多去培养他的长处,引导孩子往他擅长的方向发展,给予他适当的帮助才是健康的教育方式。中考难度降低以后,孩子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这个时间不是让你用来逼他学习的,也不是用来让他放纵的,而是应该用来培养兴趣爱好,去挖掘孩子的天赋。国家未来更重视理科人才,但这并不代表着其他行业就不需要人才了,各行各业依然需要有人去做。只要孩子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人才,那一样可以过得很好。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深度分析:未来5年我国教育趋势,家长如何早做准备? 💡
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一件事没有足够的热情,成为人才是不可能的。过去的教育一味地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导致现在大学生数量众多,但很少有人能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社会越来越内卷,工作越来越难找,问题已经非常明显了。因此,正确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才是最应该做的。然而,在学校里,老师能彻底了解每个孩子吗?老师只能进行统一化、模板化的教学。了解孩子的天赋和特长,重任还是在家长身上。这才是重点。
竞争与公平
当然,985、611等名校肯定还会存在,好的公司也会优先选择高校毕业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弱弱强实是亘古不变的社会法则。国家和社会要发展,就永远不可能没有竞争,就很难有绝对的公平。那些只渴望公平的人很难适应当前的环境。个体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只能接受。
家长的责任
不管将来如何,家长当下应该做的是搞懂教育趋势,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孩子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家长应该尽好自己的责任,不要让孩子将来一事无成时,回头抱怨说是原生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这是最好的结果。
结语
本期视频就聊到这里,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我们下期见!